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智源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智源字古渊
姓袁氏仁和人也。
七岁即欲出家,宣德己酉七月,舍入千佛寺,礼性空善受具。
正统丁巳,趋京师,试经得度,领牃礼部。
寻参雨庵功德寺有契,侍香室中,转司藏钥。
甲子还杭,部劄令主真珠。
景泰甲戌,还住万寿
天顺戊寅,住持千佛,建宝阁饰佛相,设立石桥,浮屠僧庐楼阁,殚竭心力。
时有安福八咏,名士文学,多以诗纪之。
成化戊子,移住中天竺,振举倾颓,云水毕聚。
甲午移住净慈,修葺大雄、应真诸殿,柱蠹者易之,像有尘晦者,金碧辉诸,且建东西坊门,以揭南山翠屏之胜。
自是宗风益畅,更集名衲百馀人,愤激力参,学者多有悟入。
净慈自五代潜寿而下,百代相继,事久年湮,惧无所考,乃徵名流,为文刻诸石,建亭殿左,以示来者。
复创塔院于西隐,额曰“万峰深处”。
癸卯春,屏烦远嚣,静阅大藏,逾年而周。
甲戌以来,二十年间,四住名山,所至鼎兴,焕然改观。
及领净慈,十有二载,年已七十四,腊五十四矣,乃谓弟子曰:“古德言:‘功成者退,天之道也。
’吾其隐乎,来自何所,去自何所,西方极乐是吾净土。
”因作寿藏,朱镛为之铭焉,具见寺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至明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至明字无暗
姓袁氏介休人
出家千佛庵,禀具五台显通寺
遍融憨山、达观,于言下各有所得。
盘山五盆沟者十有五年。
苦心坚忍,了然生死。
尝绝粮五日,掩关独坐。
王孝廉邦均者,夙怀善念,雅好施与。
夜梦神人,告之曰:“盘山五盆沟,有修行人绝粮,是汝师也。
”质明孝廉问之薪者,踪迹之。
境幽路险,寂无人声,扣门见之,曰:“师绝粮耶?
”曰:“何以知之?
”以梦告,因请为弟子,再拜,乞一言。
曰:“平常心是道。
”由是相知,后应孝廉请,出住静业,阐毗尼,演修多罗教。
会岁饥,人多求度,见辄许之,老稚剃度者几千人。
虽寺无储蓄,而厨中供具无缺。
学侣请益者,譬引曲喻,必解悟而后已。
崇祯末示寂,留偈曰:“幻身本无实,真如本自然。
昆崙成粉碎,生死不相关。
”塔于庵左,智朴为之铭,具山志。
德意颂以诗曰:“白云深处结精蓝,无限幽情祗自耽。
魔慑真风消幻障,龙钦高蹈徙澄潭。
清操不让岩松古,妙义犹如水月涵。
我欲询师师已邈,临风空对薛萝龛。
”旧传五盆多魔魅,故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空唐 696 — 77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崔氏
江陵人
父任陕之灵宝县
不幸而卒干官下。
居忧。
乃投回銮寺沙门恒超出家。
以报罔极之德。
未几试经合格。
听习敏利。
因入嵩少寂禅师法会。
而获记莂焉。
州帅元公。
颇知归向。
召之。
屡以疾辞。
代宗皇帝
闻其名。
诏居京师广福寺
朝廷倾信。
久之终于寺。
春秋七十八。
大历八年九月四日
遂迁全身于塔。
释慧空
姓崔
江陵人也。
家世儒雅奕叶缨緌。
父任陕服灵宝县
丁艰天属。
坚请入门庸报乳哺重恩。
乃投回銮寺恒超下。
授受经业三载诵通。
及格蒙度听习敏利。
因入嵩少遇寂师禅会。
豁如开悟。
乃回三峰于仙掌间。
有道流绸缪论道。
薄暮方散非止一过州帅元公。
颇知归向召之。
多以疾辞。
或至必登元席。
代宗皇帝闻其有道。
下诏俾居京师广福寺
朝廷公卿罔不倾信。
后终于寺。
春秋七十八。
大历八年癸丑九月四日
全身坚固而迁塔焉。
次南岳东台释元观
姓袁氏
长安人也。
父为河中府
母兄为沙门甚敦道化。
幼龄聪慧风标秀举有成人之度。
因劝其出家。
乃投兴善寺
诵经通利
五年得度。
乃于律部俱舍二本涣然条理。
后出游方登诸禅会。
明悟真性如醒宿酲。
遂趋衡山东台而止。
其道弥昌冥有所感。
恒得神人密送供施。
随其众寡不闻有阙。
忽一日神现形再拜曰。
我是此山檀越。
常送薄供者。
我身是也。
问汝何业所致。
曰我前身曾称知识。
体悟匪全妄受信施。
坐此为神。
偶师居此。
我曹馈粮粗副私愿。
今二十年已足。
得遂超度。
故来决别也。
化缘斯极。
嘱累禅徒而终。
春秋七十九。
太和四年十月二日迁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僧生
释僧生
姓袁
蜀郡郫人
少出家以苦行致称。
成都宋丰等请为三贤寺主
诵法华习禅定常于山中诵经。
有虎来蹲其前。
诵竟乃去。
后每至讽咏辄见左右四人为侍卫
年虽衰老而翘勤弥厉。
后微疾。
便语侍者云。
吾将去矣死后可为烧身。
弟子依遗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开南梁 469 — 5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07 【介绍】: 南朝梁僧。
吴郡海盐人,本姓袁
出家后游学,历听智藏僧旻经论。
性疏率,不蓄资财,不事形仪,每以酒谑博弈自娱。
善谈论,辩名析理,应变无穷,罕有使之折服者。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吴郡海盐袁氏。
出家为宣武寺宠公弟子。
仍从学阿毗昙成实论。
建武中
游上京。
道林寺
历听藏旻二公经论。
后徙彭城
性强记。
经耳不忘。
辩析名理。
虽勍敌。
莫能析其角。
磊落好施予。
陈郡谢譓出守豫章
迎请讲说。
嚫遗甚厚。
还未达都。
尽散之。
无所靳。
安太守彭城刘业。
饷钱一万。
即以赡寒馁。
而形仪垢滓。
寒暑不给。
意豁如也。
天监六年卒。
寿三十九。
同寺昙俊。
行已相类。
侍中王慈司徒长史江革昆季皆友善。
释慧开
姓袁氏
吴郡海盐人。
初出家为宣武寺宠公弟子。
仍从学阿毗昙及成实论。
建武之中游学上京住道林寺
历听藏旻二公经论。
后移住彭城
学无时习经耳不忘。
多从酒谑博弈自娱。
而值造次之机。
阙无对辩。
人间席上讷其词也。
后忽割略前习专攻名教。
处众演散咸庆新闻。
及至解名析理。
应变无穷。
虽逢勍敌巧谈。
罕有折其角者。
讲席基连学人影赴。
遂使名称普闻众所知识。
陈郡谢惠。
雅相钦赏。
出守豫章
迎请讲说厚加嚫遗。
还未达都分散已尽。
彭城刘业。
出守晋安
知居处屡空饷钱一万。
即赡寒馁不终一日。
立性虚荡不畜赀财。
皆此之类也。
而情在疏率不事形仪。
衣裳尘滓未曾举意洗濯。
周旋有不耐者。
皆代其解浣。
寒则披絮待成。
则隐席至燥。
天监六年卒。
春秋三十有九。
同寺有昙俊者。
以游学显名。
通贯众经兼勤礼诵。
风素一概寒暑弥盛。
侍中王慈昆季。
司徒长史江革友于。
并与之朋游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袁觉
释袁觉郡之袁氏子。
出家传灯寺
本名圆觉
郡守填祠牒误写袁字。
守疑其嫌因戏谓之曰。
一字名之可乎。
对曰。
一字已多也。
郡守异之。
已而往大沩。
佛性和尚入室陈其所见。
性曰。
汝忒杀远在。
俾充侍司迁掌宾客
佛性每举法华开示悟入四字令下语。
又曰。
待我黠头。
汝理方是。
偶不职被斥。
制中无依。
乃寓俗士家。
一日诵法华。
至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
乃豁然有省。
制罢归寺白性。
首为肯之。
后至云居见圆悟述所得。
悟呵之曰。
本是净地屙屎作么。
于是所疑顿释。
绍兴丁巳郡守请居象耳。
法道大振。
四方英俊宿德鸿儒闻风礼谒。
室无所容。
开堂词辨河倾峡泻丛林称之。
未详其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袁觉姓袁氏眉人也。
出家传灯寺本名圆觉郡守填祠牒误写袁字,守疑其嫌,因戏谓之曰:“一字名之可乎?
”对曰:“一字已多也。
郡守异之。
已而往大沩依佛性,入室陈所见,性曰:“汝见远矣。
”俾充侍,司掌宾客
佛性每举《法华》开示悟入四字,令下语。
又曰:“待我点头,汝理方是。
”偶不职被斥,制中无依,乃寓俗士家。
一日诵《法华》至“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乃豁然有省。
制罢,归寺白性,首为肯之。
后至云居见圆悟,述所得,悟呵之曰:“本是净地,何用秽浊。
”值悟开堂于是,所疑顿释。
绍兴丁巳郡守请居象耳,法道大振,四方英俊宿德,闻风礼谒,室无所容。
开堂词辩,河倾峡泻,丛林称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元观中唐 752 — 830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袁氏
长安人
父为河中府
先是兄出家。
有道行。
爱之。
使投兴善寺诵经。
趋有司试。
及格得度。
又善律俱沙论。
后入禅会。
有所證寤。
遂止衡山东台
以匡导来学。
日有神人送供。
随众寡。
未尝缺乏。
一日神忽现形再拜曰。
我以二十年送供功德。
已遂超度。
故来决别。
因问。
其昔日以何业所致。
曰我前身尝为知识。
妄受信施。
坐为神此地尔。
久之示寂。
春秋七十九。
大和四年七月二日
迁于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祢修清 1815 — 1880年九月二十一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祢修字德镫
姓袁氏金陵人
披剃天印山东霞寺,受具华山,继衣钵于灵谷慈善成。
性悲悯感物,平昔扶持忠义,周恤丧亡,引为已事,视若固然。
咸丰初年洪秀全窃据金陵,负隅死守,官军于朝阳门外,掘长壕困之,日事攻战,凡阵亡及军营病没者,多厝寺傍。
祢修悉书其姓名于册,使后有所稽考。
枯骸在野,拾而葬之。
事平请于曾文正国藩重建龙神祠,主寺三十馀年,寇至不去。
旧有《寺志》十四卷,深自护持,不敢失坠。
光绪乙亥,传法光莲
静修一室,人罕得见。
寂于庚辰九月二十一日,年六十六,葬玉带桥之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